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调查、监测与评价规范检测

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调查、监测与评价规范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5-09 17:24:02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调查、监测与评价规范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、监测与评价规范的重要性

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,绿色食品因其无污染、高品质的特点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。绿色食品的认证不仅要求生产过程符合严格的规范,其产地环境质量更是确保产品安全的核心基础。根据《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、监测与评价规范》的要求,产地的土壤、水质、大气等环境要素需经过科学系统的调查与监测,并依据国家标准进行综合评价。这一过程旨在从源头把控绿色食品的生态安全,避免污染物通过环境介质影响农产品质量,进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。

检测项目:覆盖全要素的环境指标

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检测需涵盖土壤、灌溉水、环境空气三大核心要素。具体检测项目包括:

土壤检测:重点关注pH值、有机质含量及铅、镉、汞、砷等重金属指标,同时需检测六六六、滴滴涕等农药残留。

水质检测:针对灌溉水,需分析pH值、溶解氧、化学需氧量(COD)、总磷、总氮等常规指标,以及铬、氰化物、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。

大气检测:监测二氧化硫(SO₂)、氮氧化物(NOx)、总悬浮颗粒物(TSP)等污染物,重点评估区域空气质量是否符合长期生产要求。

检测方法:精准化的技术支撑

环境检测需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规定的分析方法以确保数据可靠性:

土壤检测:重金属元素多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(AAS)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ICP-MS),农药残留则通过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(GC-MS)进行定量分析。

水质检测:化学需氧量采用重铬酸钾法(GB 11914-89),重金属元素适用原子荧光光谱法(HJ 694-2014),微生物指标则依据膜过滤法进行测定。

大气检测:二氧化硫采用甲醛吸收-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(HJ 482-2009),氮氧化物使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(HJ 479-2009)。

检测标准:规范化的评价依据

我国针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颁布了多项强制性标准:

基础标准:《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》(NY/T 391-2021)明确规定了土壤、水、空气的污染物限量值,是评价的核心依据。

操作规范:《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》(NY/T 1054-2021)详细规定了样点布设、采样频率及数据统计方法。

方法标准:《土壤质量 铅、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》(GB/T 17141-1997)等国家标准为检测提供技术支撑。

通过覆盖全要素的检测项目、标准化的分析方法及严格的评价体系,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有效降低了污染物风险,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保障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